掌上梅州訊 10月14日,大埔僑胞向大埔縣人民政府捐贈張弼士藏書儀式在大埔縣檔案館舉行,大埔縣委常委廖昌元、副縣長饒凌云、縣府辦負責同志、縣檔案館、縣僑聯、縣委統戰部僑務和港澳臺室全體領導干部參加儀式。 鄺湖昌、鄺梧昌先生等心懷桑梓、情系大埔,秉承先父母教誨,將張弼士藏書共196冊輾轉運回捐贈給大埔縣人民政府,這既是海外僑胞對大埔桑梓的情感認同,也是老一輩海外僑胞情系大埔的拳拳赤子之心傳承和發揚。大埔縣委、縣政府領導對僑胞們的無償捐贈表示衷心感謝和誠摯敬意。 據了解,張弼士先生收藏的《史記》《前漢》《后漢》等《二十四史》系列叢書,印刷于清朝同治八年(1889年),為嶺南苑古堂藏版線裝本,已歷一百五十余載,現能夠在海外完整地保存,尤顯珍貴。這些書籍,除其記載的中國歷史外,還承載和見證了大埔僑胞遠渡重洋的拼搏史、家族史,秉承了一個大埔客家人勤勞勇敢、艱苦奮斗、儉樸持家、重視教育、愛國愛家等優秀文化傳統。 大埔縣委、縣政府領導要求檔案館的同志們認真履行“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職責,發揚檔案人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把蘊含黨的初心使命的紅色檔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時代黨領導人民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歷史記錄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人民群眾。 捐贈儀式結束后,大埔縣檔案館主要負責人表示,這些藏書對于大埔來說是極為寶貴的資源。大埔縣檔案館會將這一批珍貴書籍保存好、利用好,為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好中華民族精神服務。
|